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剪影

文化产品

黑龙江部分少数民族风俗

2017-06-10 15:01:56 作者: 来源:新浪网 浏览次数:6653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的仓库极为奇特:将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做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和猎物等,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可任意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 

  鄂温克人能歌善舞。他们的民歌曲调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著名的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根据鄂温克族民歌改编而成。他们的舞蹈舞步简单、生动活泼,主要有阿罕拜、爱达哈喜楞舞、哲辉冷舞等。 

  鄂温克族人崇尚天鹅,以天鹅为图腾。天鹅舞是鄂温克族的民间舞蹈,鄂温克语叫作“斡日切”。 

  过游猎生活的鄂温克人,善于用桦皮和蘑菇为原料制作玩具、神像等手工艺品;鄂温克族妇女擅长刺绣、雕刻、剪纸等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服饰:鄂伦春人爱穿用毛皮缝制的各种服装。他们不仅冬天穿皮装,就是夏天也有许多人穿,而上山狩猎那就更是少不了要穿它了。因为毛皮服装,既能御寒又能防雨,而且还耐磨,非常适合狩猎时穿用。  

  鄂伦春人的皮装主要是用狍皮制作的,也有用犴皮和鹿皮的。夏季狍皮为沙毛,可以用来缝制春秋的皮袍,也可以翻穿为毛朝外的狩猎伪装。冬季狍皮为绒毛,可以用来缝制冬袍。缝制毛皮服装时一般都用兽筋,如狍筋、犴筋等。  

  另外,鄂伦春族妇女还非常喜欢戴绣有各种图案的狍皮手套。这种手套的缝绣工艺相当精湛,在手套背上都绣有鸟兽等动物图案,每个图案都是一个美好的希望。 居住沿河 流而移动,逐野兽而迁徙,是鄂伦春人的居住特点。他们在山林中四处游猎,每到一处就选择地势高,水源充足,避风而阳光好的地方,将他们的家──仙人柱搭设起来。    

  “仙人柱”,也称撮罗子,是一种可以随时搭起来或拆解的简易房屋。一般是用几十根 9 米长左右的桦木或柳木杆和一些桦树皮、兽皮之类的东西搭设而成的。在搭设仙人柱时,每根木杆都要埋到土里二寸多深,上端向中心倾斜,互相交叉固定,形状如同半张开的伞架。仙人柱的大小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来决定。夏天,仙人柱搭设在比较高的地方,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外面盖的是桦树皮、芦苇或白布。冬天搭设的比较矮小,外面盖的是各种兽皮。  

  仙人柱的门一般都是向南或向东开。门上挂一张狍皮或桦树皮,用来档风。正对着门的地方叫“玛路”,这是最尊贵的席位,专供长者或男宾坐卧,禁止有月经的妇女坐卧。因为在这里挂着保佑全家人畜平安的神像。猎手们的枪或弹药放在“玛路”的两侧。门的两侧是“奥路”,它与“玛路”用扁木板就地隔开,里面铺一些干草和兽皮,用来坐卧。在左边的“奥路”为大,是主人的席位;右边的为小,是晚辈坐卧的地方。仙人柱的中央,是一堆日夜燃烧着的火,人们利用它煮食、取暖、照明。在仙人柱的顶端留一空隙,用来排烟。 

  仙人柱的搭设和拆解都很方便。把几根带叉的树杆支起来后,再把其余的几十根树杆围着立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圆椎形的架子,然后把桦树皮或兽皮围上就可以了。从拆解到搭设,只用几十分钟。  

  禁忌:在出猎前不许说一定要打到几个什么野兽,如果这样说了,就会什么也打不到;打到大野兽扒五脏时,心脏和舌头要连着,煮的时候也要这样,只有到了吃的时候才能割断,否则就打不着野兽了;吃完犴肉后,骨头不能随便乱扔,必须将犴骨拣起来,扔到河里,如果被狗或野兽吃了,对狩猎也很不利;出猎时不打雁,否则对夫妻感情不利,因为雁雌雄总在一起,如打死一只,另一只就变成孤雁了;对猛兽不能直称其名,对熊称“老爷子”,而对老虎则称其为“兽王”。 

  姑娘出嫁时,娘家不能陪送剪子、镜、茶壶之类的东西,否则新娘的兄弟要遭到麻烦;出嫁的姑娘回家后不能刷锅,否则会把财运刷跑了;孕妇不能铺熊皮,也不能进产房,否则会流产;青年人不能叫长辈的名字,不让孩子骂人,否则要遭到麻烦;戴孝期间不剪头,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允许和别人吵嘴斗欧,过年时既不给别人拜年,也不接受别人的拜年。 

  赫哲族

赫哲族萨满舞展示

赫哲族萨满舞展示

  捕鱼:赫哲族人生活在北纬45度以北的严寒地区,这里有长达7个多月的结冰期。冬季到处是冰天雪地,江水结冰达1-2米,而这正是赫哲人民捕鱼的大好季节。他们的冰下捕鱼方法,既有网捕,又有钩钓。大拉网有百米多长,怎样下到冰层以下需要一套熟练的技巧。下网前,选择地点十分重要,经验丰富的赫哲老渔民只要审视冰面的颜色,就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网。选定地点后在冰面打好两排冰眼,把网纲在冰下穿过,然后逐渐围拢,最后在出网口把冰下的鱼网拉到冰面上。冬季冰下鱼群聚集,用大拉网一次可以捕到成千上万斤鱼。在冬季,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捕捞,人们都喜欢随身携带鱼叉。使用鱼叉叉鱼,是一种传统的技巧。赫哲人使用鱼叉,分不脱柄和脱柄两种。他们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用不同的鱼叉。而且其叉鱼的方法也有许多种。   

  穿鱼皮:赫哲族世代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两岸,常年以捕鱼为生。鱼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用鱼肉充饥,用鱼皮做衣。  

  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捕鱼的最好时间。赫哲族妇女将捕来的胖头、干条、草根、鲤子等皮剥下,去鳞晾干,用熟鱼皮的木棰棰软,就可以裁制衣服做鱼皮衣的鱼,要选择比较大的,一般都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赫哲族妇女将胖头鱼皮切成细条,制成鱼皮线,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  

  食鱼肉:赫哲族人由于身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常年以捕鱼为生。因此他们在吃鱼上不仅方法多,而且十分讲究。赫哲族人吃鱼,主要分为生食和熟食两类。生食的有:生鱼片,也叫杀生鱼。多选用鲟鱼、鳇鱼和鲤鱼。将活鱼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入盐、调料和土豆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生鱼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鱼刨花,是赫哲族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然后用刀或刨子将鱼削成刨花一样的薄片,加一些盐就可以了。据说这是冬季下酒的好菜;"他拉哈",将鱼肉带皮片下,切成连搭肉片,放在篝火上烤熟,称为"他拉哈",用不同柴火、放不同调料,可以烤出风味不同的"他拉哈"。 出行每当天寒地冻、大雪封山的时候,赫哲族人就赶上狗拉雪橇去狩猎或是远行了。他们坐在飞驰的雪橇上,对面前的冰雪世界没有丝毫畏惧之感。     

  赫哲人喜欢养狗、驯狗。一家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解放以前,三江地区极其闭塞,到了冬季,一般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而“拖日气”却畅通无阻。元、明两代,为保持驿路畅通,曾在这里设立四十多个“狗站”,专门提供“拖日气”所需用的畜力。雪橇用狗的数量是根据拉的重量而定的,少则两三条,多的用十几条。雪橇可以拉几百斤的东西,一天能跑 200 多里。拉雪橇的狗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尤其是头狗。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

  在去加格达奇的途中,路经内蒙古境内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我们便顺访了这个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自治旗。目前全国达斡尔族人共约12万人,该旗就有近3万人。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府所在地尼尔基镇,我们发现最漂亮的建筑就是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题写的馆名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要了解达斡尔族,这样的地方我们自是不能放过。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是祖国北疆的开拓者和保卫者之一。据史学家考证,达斡族早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鄂嫩河等地,属契丹人后裔。17世纪初,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及嫩江平原,他们与鄂温克族、鄂伦春等民族一起,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北疆边陲。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传统上有文化的达斡尔族人文字多用满文。  

  陪同我们参观的旗宣传部副部长德定华及博物馆的几位工作人员都是达斡尔族人,他们之间使用本民的语言交谈,虽然语速较快,但听起来清脆悦耳,很是好听。几位馆员讲解时,掩饰不住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我提出为他们拍照留念,他们爽快地接受了我的要求。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享誉全国,被誉为“曲棍球之乡”。我们报道组的成员施芳两年前就曾对此作过专门的报道,故地重游,又有一番意味。     

  锡伯族

锡伯族

锡伯族

  概况: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自古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嫩江流域,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锡伯”意为“带钩”之意。锡伯族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肇源、杜尔伯特和辽宁、吉林、新疆等地区。锡伯族一直保留着能骑善射的传统,曾经涌现出不少优秀射箭运动员,被誉为“射箭之乡”。  

  服饰:锡伯族人的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男子喜穿长袍,女子喜戴耳环、手镯和戒指等首饰;锡伯族儿童服装做工精细,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绣有各种花鸟、蝴蝶的图案;儿童穿着的虎头鞋、虎头帽款式多样,制作特别讲究,都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