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历史

民族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蒙古族科学家

2019-02-13 21:52:58 作者:张弓长 来源:北方新闻网 浏览次数:1830

几年前,我区著名学者巴拉吉尼玛、张继霞夫妇倾注多年心血编辑出版多角度描述成吉思汗的著作《千年风云第一人》。最近,这对夫妇又历时多年编写了一部《蒙古族科学家》,书中共收集古往今来的64位蒙古族科学家。巴拉吉尼玛说:“这些蒙古族科学家个个不简单,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鉴于篇幅有限,记者将部分蒙古族科学家介绍给读者。

  吉当普:修治都江堰的大功臣

  很多人都知道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元代还有一位名叫吉当普的蒙古族人为都江堰的修治立下过汗马功劳。

   都江堰地处四川省罐县岷江中游。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依前人治水经验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在以后的岁月里,各朝各代都对都江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治。在元代以前,都江堰都是以砂石筑堤,年年修治,耗费巨大,民役沉重。到了元代,都江堰已经毁坏严重,不仅不能造福于百姓,反而屡屡对百姓造成伤害。

  元惠宗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元朝政府派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出任佥四川肃政廉访司事。吉当普到任后发现,都江堰每年有132处堤防要进行治理,所需兵役多则万人,少则千人。吉当普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意识到,倘若继续这样进行修治,每年劳民伤财之后,其结果还是“水失其道,民失其利,吏乘其弊”。

  于是,吉当普经过研究后,大胆地决定将132处堤防缩减为32个要害堤防,而对于要害之处则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点治理。随后,吉当普又说服当时担任灌州通判的张宏出资,建小堰进行试验获得成功。

  公元1335年年底,在吉当普的主持下,都江堰修治工程正式开始。由于都江堰位居大江中流,以往各代用砂石竹木所砌筑的堤坝经不起水流的冲击而屡建屡塌。对此,吉当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铁制堰”、“甃石护堤”的综合治理方案,在要害的江段,两岸都砌筑鹅卵石,中间加铁筋连固,表面上,再填以桐油石灰。

  针对历年来极易崩坏的堤段,则以“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的办法予以治理,沿堤植树“数以百万计”。这种方法现在仍然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河流渠道、铁路公路沿线等各个方面。

  都江堰经过吉当普的治理后,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修治后数月就无法使用的情况。工程完工后,元顺帝令著名的记史史官揭傒斯为吉当普立碑记功,碑文中这样写道:“惟吉当普才大而德敏,爱深而知远,不枉其道,不屈其志,临难忘身,为国忘家,安于命而勇于义,而知所先务,故事可立而功可建”。后来,吉当普的功绩不仅被记入了《元史》和清代编撰的《历代都江堰功臣小传》中,还在清朝宣统二年被列入建在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享受后人的祭祀。

  明安图:涉猎广泛成就斐然的天才

明安图

  明安图出生于康熙三十年(1692年),字静庵,是蒙古正白旗人。他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祖冲之、梅文鼎等大数学家齐名。

  明安图青年时期曾经在钦天监以官学生的名义参加过著名天文算法巨著《律历渊源》的编纂工作,这对于他获得丰富的天文和数学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起,明安图就在钦天监内担任重要官职。大约在乾隆初年,清朝政府钦天监的官员在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五塔寺的照壁上绘制了一幅石刻天文图,明安图也参与了此图的绘制,并且为此进行恒星观测。如今,五塔寺的石刻天文图保存完好。

  公元17世纪,欧洲一些数学家提出了用解析方法计算圆周率的问题,给出了用无穷级数表示圆周率和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公元1701年,法国传教士杜德美来到我国,带来西方新的数学成就“割圆三法”。但是杜德美对这些公式没有具体证明。明安图经过30多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写出了他的著作《割圆密律捷法》初稿,不仅证明了杜德美的3个公式,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6个数学新公式,合并起来就是当时有名的“九术”

  明安图一共提出了九个基本方程,列出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幂级数表达式,并且计算出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为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解析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明安图在数学研究上的这一丰硕成果被清朝学者称为“明氏新法” 。此外,明安图在天文学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冬,明安图因病辞去钦天监监正的工作,不久逝世,终年73岁。2005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报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将国家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8242号小行星命名为“明安图星”。

特睦格图:蒙古文铅印术的创始人

  清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特睦格图的蒙古族青年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蒙古文铅印技术,为蒙古民族的出版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特睦格图汉名王睿昌,字印侯,于公元1887年生在喀喇沁右旗(今赤峰市喀喇沁旗)大西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特睦格图自幼聪敏好学,才智过人,在喀喇沁右旗贡桑诺尔布王爷所办崇正学堂毕业后,先后被贡桑诺尔布王爷派到北京东省铁路俄文学校和日本东京振武学堂学军事学习。

  经过多年的努力后,特睦格图已经成为了一名精通蒙汉满藏4种语言、文字,亦通晓日、俄两种文字的知名学者。回国后,特睦格图一心致力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研究,从事蒙古族、汉族、满族、藏族文字典籍的翻译和整理。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的过程中,他深感出版蒙古族藏文书籍之难。

  1915年,特睦格图对中外铅印工艺、字形作了细致研究之后,首先将蒙古文、满文上中下三体400多个字母、字头,书写成工整的正楷字,用牛角刻出85个字形。但是应用于印刷时,未获成功。第二次,他改用日本黄杨木作材料,但是中国京津地区不能承制木刻活字版。1919年,特睦格图在贡桑诺尔布王爷的支持下,多次到天津向一日本人学习雕刻技术,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初步制成了蒙古文铅字铜模,铸出了铅字。1922年冬,蒙古文铅字印刷术终于在我国首获成功。次年,民国政府农商部专门对特睦格图的发明予以发奖表彰,决定不征捐税,发给30年专利证书。与此同时,特睦格图创制了蒙古文铅字。

  1923年春,特睦格图在北京创办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蒙古文出版社——蒙古文书社,自任经理。后来,他又兴办了蒙古文印刷厂。从1922年到1929年末,是蒙古文书社的鼎盛时期,由特睦格图主编、翻译、出版的蒙、满、汉、藏文历史和现代书籍多达50余种,10万册以上。这些书在国内及日俄、法国广为发行。1939年5月2日特睦格图病故,终年53岁。

  李四光:中国科学界的一面红旗

  令无数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科学家李四光,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位地质力学的创立者还是蒙古族人的后裔。

  18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原名李仲揆。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姓厍。据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介绍,她曾祖父因为家境极其贫寒,才被迫离开内蒙古地区,沿街讨饭,流落至湖北。李四光的父亲名叫康爵,号卓侯,当时既姓厍,又姓李,所以在修家谱时,谱名为“厍李家族”。

  李四光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且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李四光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这一判断为后来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李四光还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李四光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参加了李四光的追悼会,并致悼词说:“李四光同志是中国的一面红旗”,“对社会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卓越的科学家”,“光被四表,泽及千秋”。

巴玉藻

  巴玉藻:中国首位飞机设计师

  中国航空事业能够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不能忘记一位名叫巴玉藻的蒙古族人,因为是他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

  巴玉藻,字蕴华。据考证,巴玉藻的先祖是如今的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蒙古族人。乾隆二十八年,巴玉藻的先祖随清朝八旗军下江南镇守镇江。巴玉藻的祖父是一名武官,父亲又是蒙古族八旗京口驻防正红旗六甲防御。1892,巴玉藻出生于如今的江苏省镇江市。

  巴玉藻自幼聪明伶俐,14岁就考入江宁(今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轮机班学习。17岁时被选派赴英留学,先是在英国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学习制造,后又考入阿姆斯特朗学院学机械工程。1915年,巴玉藻转赴美国留学,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巴玉藻被美国一家飞机厂聘为总工程师。1917年,巴玉藻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开创中国的飞机制造业。

  1918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成立海军飞机工程处,巴玉藻被任命为主任。与此同时,海军部又拨款5万银元在福建马尾船厂内创办了一个小规模的飞机制造厂,巴玉藻领导工程处的工作,负责制造飞机和培养制造飞机的科技人才。巴玉藻边工作边教学,从飞机的设计、选料到制造,巴玉藻都全部参与,他穿上工作服与技工们一起干活。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巴玉藻和他的同事们就造出了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被命名为“甲型一号”,是双桴双翼水上初级教练机。。

  1919年8月9日,孙中山先生的侍从武官、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在马尾海岸亲自试架了“甲型一号”,人群挤满了平静的福建马尾海岸,飞机在万众瞩目下成功飞起。消息传到北平,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特颁发命令,给巴玉藻晋升官阶和工资。

  此后,中国的飞机制造专业本该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当局又对飞机制造认识不足等原因,从建厂到1828年夏天,巴玉藻和他的同事们只造出了12架飞机。这些飞机的质量都很好,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标准。1927年,巴玉藻发起成立了海军制造研究社。

  1928年夏天,巴玉藻赴德国柏林参加世界航空展览会,会后又去英、法等考察。后来,巴玉藻由巴黎经埃及、伊朗、印度、香港、日本回到上海的途中遭人暗算,经诊断为脑中毒。1929年6月30日,巴玉藻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年仅38岁。

  乌可力:把呼风唤雨的神话变成现实

  乌可力于1933年出生在如今土默特左旗,是乌兰夫的次子。解放初期,乌可力听从父亲的教导,开始向科研方面进军。1954年,乌可力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兵器专业。4年后,他又被送往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深造,系主任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时,校党委决定:中国科技大学要为国家做贡献,造人工降雨火箭。乌可力出任中国科技大学火箭设计组任组长,他和同学们共同设计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同时,又负责研制高温隔热涂料。那时候,美国和苏联等大国对此尚处于研究阶段,日本则未起步。乌可力和同学们经过无数次试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1959年,甘肃地区大旱,天地龟裂,庄稼干枯,连人畜饮水都困难。乌可力率领小分队赶到甘肃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一团浓云飘过来,乌可力和学生们抓住机会,支起火箭,瞄准乌云“轰!轰!轰!”几声巨响,火箭腾空而起,直击云层,顷刻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此后,乌可力和同事们又在宁夏、四川、辽宁等地进行了多次人工降雨试验,均获得成功。于是,呼风唤雨的神话,在华夏大地上变成了现实。

  1974年,乌可力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研制出高温无机防火涂料。

  把这种涂料涂抹在一个普通纸箱上面之后,用火焰喷射器喷烧20分钟,纸箱仍然完好无损。这项防火涂料的发明填补了国家空白,乌可力也因此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且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在那次颁奖大会上,邓小平和乌兰夫都坐在主席台上,乌兰夫对邓小平说:“那是我家老二。”邓小平笑着说:“我认识他。”后来,乌可力发明的这种高强度的防火涂料已经广泛应用于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等重要建筑的装修工程以及各种民用、国防装备上。

  此外,乌可力还参与了多种战斗机的设计工作,为中国空军的歼-7、歼8、歼9战斗机的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5年,乌可力出任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执行副总裁,参与了我国卫星发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空间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92年,乌可力荣获航天部授予的“航天大奖”,同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乌可力又出任中国九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