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18-03-18 12:32:19 作者: 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厅 浏览次数:1599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百湖城书艺馆代表性传承人:沈玉国
东北高跷秧歌舞在民间流传已久。以火爆欢快的表演、别开生面的曲牌音乐、传统多样的队形队列变化、丰富多彩的“小场”样式、花样翻新的扇子手绢花、独具鲜明的脚踩木棍绝技,成为了群众群体即兴表演的广场文艺形式。
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
项目保护单位:伊春市艺术研究室 代表性传承人:朱学林
高跷舞俗称踩高跷。跷采用硬质圆木制作,其下圆上扁,中间有一跷踏,两个为一副,高约0.6米。表演时,脚蹬脚踏,用布带把脚和小腿绑在跷踏、跷杆上,外套花裤,或穿特制长衫。高跷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多者四、五十人。解放前只限男性参加,女由男扮。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