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非遗传承关键须“活”在当下

2018-03-30 09:46:56 作者: 来源:羊城晚报 浏览次数:1073

广州出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掌门人“上位”的现象,他们不仅继承了各种传统技艺,而且为非遗带来了新思路、新创作、新项目,令古老的非遗项目生机焕发。有的非遗传承人还自发结盟,组建企业,要把传统非遗文化做成一盘大生意。

  由于历史悠久和地域辽阔,我国有着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显示,全国各地非遗资源项目达87万项。作为岭南文化重镇的广州,汇聚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诸如广彩、广绣、打铜、戏服、榄雕、宫灯等等。它们不仅是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许多世代相传的非遗项目遭遇“寒冬”,或因工艺落后成本高昂、市场萎缩;或因接班人断档,后继乏人、无以维系。由此,不少非遗项目不得不关门歇业,即使勉强存活,也门庭冷落,了无生机。可以说,“生”还是“死”,这是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的共同难题。

  近年,政府加大了对非遗的扶持,一些沉寂许久的非遗项目重返生活舞台。但客观地说,非遗项目若完全依赖政府扶持,一则恐难持久,二则亦难活出精彩。在此语境下,广州市有一批非遗项目的新掌门“上位”,不仅为非遗传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而且,这些新掌门人勇于创新,有的甚至赋予非遗项目以新的内涵,殊为可喜。

  显然,无论是外部扶持还是内生繁衍,各种非遗项目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并传承,关键还取决于能否“活”在当下。这就是说,它需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成为一种“活物”呈现于世人面前,并丰富活跃大众生活,而绝不是冷落地置于橱窗成为摆设。广府文化中的一批非遗项目之所以能在今天重现生机,很大程度上也正在于此。如人们常可看到各种非遗项目活跃于舞台、集市或街头巷尾,一些重新开发、包装的非遗商品更为年轻人所喜爱。

  其实,网络信息社会,既为过去许多“锁在深闺”的非遗项目提供了重生的契机,亦平添了大范围传播的广阔平台。它让过去必须到现场观摩才能了解、交流的传统技艺得以跨界跨地域传播,同时,培养出远超传统社会的大批拥趸。对于传统文化与技艺来说,培养为之追随的消费者或更为迫切。因为这才是非遗项目真正获得生命力的“土壤”与市场。

  坚守传统与抓住当下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许多非遗项目之所以能世代相传,固然靠一代代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同时,亦靠着一代代人对其内涵与技艺的不断创新、丰富、拓展,赋予其与时俱进并令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形象、新体验。总之,传统的非遗要想永续传承,就必须“活”化——融入时代和生活。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