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历史

民族历史

赫哲族发展历史(一)

2017-05-31 14:00:2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817

       赫哲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远祖早在上古帝舜时是息慎的组成部分,亦称肃慎、稷慎。在上古时期,肃慎就和中原各代王朝有了往来关系。二千余年之后,到了汉魏时改称“挹娄”,南北朝时谓之“勿吉”。这种时断时续和中原各代王朝所保持的朝贡关系,增时了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古肃慎地区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隋朝开皇中,称勿吉为,分为七部,其中两部最大,一部为粟末部、一部为黑水部。黑水到唐初已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黑龙江流域以东达东海滨地区的一大势力,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黑水首领倪属利稽到长安朝贡,唐玄宗封他为勃力洲刺史,洲治所在乌苏里江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洛夫斯克)。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黑龙江流域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实施对这一广大边疆地区的管辖。
       在唐初乘唐朝北伐高丽之机,黑水势力迅速扩大到松花江中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唐朝很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黑水设置黑水军;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置黑水府,各部落设洲、置刺史,由部酋任之;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倪属利稽等十八人到长安进贡,授他为中郎将。
       公元926年,辽朝北上推翻了勃海政权,将其置于统治之下,称为女真,后避辽兴宗之讳,改称女真。又因虑女真为患,耶律阿宝机以诱诲之策,迁徙其豪右强宗数千户于辽阳之南,以分女真之势。契丹王朝将其南部称熟女真,纳入契丹籍,在其北方的称为生女真,未入契丹籍。
       契丹王朝对女真各部人民压榨十分厉害,因而激起女真各部的反抗,公元1115年,女真各部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推翻了契丹王朝,建立金国。金在五国部所属区域置胡里路,亦称呼尔哈路(以牡丹江古称呼尔哈河得名),建立了较完备的军政合一的机构。在黑龙江下游设合里滨千户,斡可怜千户。在顿顿河口(哈尔芬河)设哈洲,在亨滚河口附近设奴尔干城,在一些较大的部落设立“谋克”,这是基层军政合一的准军事组织。1982年在桦川县境马虎力山南侧,出土了一枚铜印“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印”,印背一侧刻上“上京行部造”,另侧刻文“真佑三年四月日”,是金(宣宗)完颜氏真佑三年(1215年)颁发的。正是这些自上而下的组织,有效地管辖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胡里改路所属地区是金朝的大后方,被视为可靠的后院。赫哲族先世与金朝各氏族彼此相处融洽。
       元朝很重视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在黑龙江入海口处奴尔干城设征东元帅府,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东北广大地区。元朝在松花江下游赫哲族较多的地区,即原胡里改路,设水达达路(亦称砚达勒达),又分设五个万户府,即桃温(今汤旺河口附近)、胡里改、亦称呼尔哈(今依兰县境)、斡朵怜(今依兰镇对岸)、脱斡怜(在今梧桐河口处)、悖苦江(今富锦县城附近)万户府,分领松花江下游、混同江两岸广大地区。元朝对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地方极为重视,除派兵三千设置“女真水达达及乞列滨地合贪镇守军”管辖外,并在桃温万户府(今汤旺河口处)大量造船,开通水运交通干线,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水达达是指地区性或沿江而居的人们,居住在这里的赫哲族,元称之为“兀的哥”或“兀的改”,亦有的称“吉烈迷”,这是外族对这一地区民族的称呼。
      明朝统治者,对北方诸民族采取怀柔以夷制夷和部人制其部人之策,很重视对东北边疆的管辖。特别是对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直达东海滨的治理。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黑龙江入海口特林,设奴尔干都司,置卫三百八十一、所二十四。为表示明朝对这一地区的关怀,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奴尔干地重建永宁寺碑。
       明代是女真各部重新组合的民族。明初女真各部的分部是:建洲女真多属渤海遗民,分布在长白山、绥芬河、牡丹江流域之间;海西女真多是金代完颜氏后裔,分布在松花江中游、阿什河(亦即阿拉楚克)流域;野人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在诸女真中,野人女真势力发展迅猛,和建洲女真在牡丹江下游地区发生了民族战争,建洲女真败北,被迫南迁,中经50多年辗转到辽宁苏克苏护河定居,形成后来满族人的核心。而野人女真在逐出建洲女真之后,各部落亦逐渐统一起来,在原五国部所属地区,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称的“赫哲族”。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