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17-06-08 15:30:2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267
蒙古族约341万人(1982),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宁夏、云南和其他省区也有少数聚居和散居。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蒙文和汉文。历史的发展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歌谣祝赞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氏族社会和奴隶制初期部落民的渔猎畜牧业生产,原始部落之间激烈频繁的征战,以及古代劳动者渴求征服自然力和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和愿望像《勇士古那干》《江格尔》这些古老的英雄史诗,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对后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成吉思统一蒙古各部落到元朝建立前后,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得以空前发展,同中原的汉族、国内各少数民族以至欧亚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联系,因此,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大大发扬,形成了民族文艺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旧译《元朝秘史》),优秀民间叙事诗《成吉思的两匹骏马》、《孤儿传》,抒情歌谣《母子歌》(即《金宫桦皮书》)、《阿莱钦柏之歌》等的出现,标志着作家文学的兴起和各类民间文学的持续繁荣。这些作品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现了生气勃勃的社会生活画面,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方式和风土人情,以及封建牧主经济上升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
随着文学题材内容的变化,古代神话和史诗中神异的勇士为成吉思和他的将士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现实人物所代替。新生的封建主所从事的民族统一事业,下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都受到热情的肯定和赞美。但是,这个文学繁荣期未能长久地持续下去。随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的解体,蒙古族地区的分裂割据局面又重新开始。从元末以至整个明代,蒙古封建主从欧亚和中原广大地区相继退回大漠南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大为削弱,从此蒙古族文学进入了一个所谓“风雪期”。虽然整个文学的发展过程并未因此而中断,但在蒙古各部和各个聚居区,文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旷日持久的封建割据激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在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乌巴什洪吉台》和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史书《黄金史》当中。在这一时期,传记式长篇英雄史诗《格斯尔传》也经过长期口头流传而形成书面作品。这部优秀作品脱胎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但在蒙古地区世代流传,已充分地蒙古化了,成为一部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独立之作。清朝统一中国,蒙古族的混战割据局面逐步结束,社会趋于稳定。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恢复,汉族古典文学(主要是诗词和明清小说)和藏族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格言谚语)对蒙古族文学影响日深。许多汉藏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和《格萨尔王传》等被改编或再创作,以蒙古说书和故事的形式广为传播,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这一部分作品数量大,影响广,已经成为蒙古族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