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匠人

民族匠人

达斡尔族文学宗师敖拉·昌兴

2017-06-10 15:31:2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3149

    敖拉·昌兴是清代达斡尔族著名诗人,也是达斡尔族文学的宗师,其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创作"乌钦",开创了达斡尔族书面文学的先河。敖拉.昌兴掌握满、汉、蒙古、藏四种文字,其中满文运用最为熟练。无论是通过满文译本学习了大量汉族经典,还是借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都使得其他民族及本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这既是敖拉.昌兴的贡献,也是满文的贡献。
 

达斡尔族文学宗师——敖拉·昌兴
 

  敖拉·昌兴(1809~1885)又名阿拉布登,字芝田,达斡尔族,敖拉哈拉,生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索伦左翼镶黄旗双宝佐人。敖拉·昌兴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15岁时,父亲升任佐领(章京),随父赴京城叩拜皇帝。一路上,敖拉·昌兴将经过的村屯、城镇、山河、田野描绘出简略的地图,将所见到的人物、名胜、古迹用散文诗的形式记述下来,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社会知识。

  清同治年间,敖拉·昌兴任佐领。他授意其弟松恒在每年春夏秋季节,腾出自家门房办私塾,召集郭、敖两姓达斡尔族子弟20多人,教授汉、满两种文字,这也是海拉尔一带较早的私塾。

  敖拉·昌兴还关注牧民的身心健康。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在哈拉哈河南岸的山坡下发现32个泉眼,通过一眼一眼地品尝,浸手试探水温后建议开发哈伦阿尔善,得到副都统的认可,拨给专款,并委派他于第二年召集有关人员前往阿尔山,在每个大小不同的泉眼上修造木池,又在每个泉眼上用蒙、汉、满文注明泉名和效能。敖拉·昌兴筹集巨额捐款和牲畜,并从西藏请来活佛和藏医以及各地有名的喇嘛,再次探查哈伦阿尔善,重新鉴别每个泉眼的成份、作用和效能。经过努力,他用采掘的石头砌了32个大小石池,每个石池前边都竖立刻有泉名、效能的石标。哈伦阿尔善的探查和重修对牧区人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咸丰元年(1851年),清廷为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全,要求黑龙江将军派得力官员,巡查边境地区。敖拉·昌兴告别家人和亲朋,起程巡边。一路上,他以高度的责任感细心察看边界标志,观察祖国边疆的大好河山。他将一路上的观察和所见所闻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即今人所见用满文书写的《巡边记》。全诗表现了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讴歌赞颂,表达了敖拉·昌兴热爱祖国北部壮丽多姿山河的思想感情。《巡边记》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晚年的敖拉·昌兴不问政事,专门写作,赋诗吟歌,著有田舍诗《依仁堂集》等。他所创作的乌钦说唱艺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根基,是达斡尔族传统的乌钦说唱艺术以生机盎然的传承新姿得以继承和发扬,为民族文化注入了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民族精神。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