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23-02-24 12:31:14 作者: 来源:文旅中国 浏览次数:3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作为一种大众生活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实践和应用场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相关从业者表示,此举将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用活空间,拓展非遗传承形式
永庆坊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恩宁路街区中段,周边分布着粤剧艺术博物馆、李小龙故居等文化景点及拳馆、药铺、打铜店等非遗“土著”。近几年,街区把老城“微改造”等与非遗资源有机融合,首批确定广彩、广绣、珐琅等10个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市场运营能力的非遗项目入驻,育成一批新业态,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新姿新貌。“近两年,来我们赵家狮非遗馆的游客超过3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有1000多人次。”广东醒狮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说,以融合观念和商品意识促进非遗良性发展,正是当地设立非遗街区的主要目的之一。
吉庆民俗街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位于老汉口核心地带,是武汉市文化和旅游的地标之一。民俗街集合了楚剧、汉剧、湖北大鼓等汉派文化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吸引诸多老字号非遗企业、店铺入驻经营,每年吸引超100万人次到访。
而在湖北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妙镇,景区采取“非遗+在地文化”“非遗+文创”等“5+1”创新模式打造非遗主题街,拓展了新消费场景,推动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针对《通知》提出的“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等任务要求,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奇妙镇市场营销负责人王泽坤说,下一步,将引入更多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入驻,对其进行主题包装、推广和场景营造,实现“展销闭环”,让更多游客将非遗产品带回家。
创新产品,为旅游注入生动内涵
瞄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点,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激发非遗传承活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产品的丰富与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提升。
黑龙江省以各级非遗项目为依托,推出黑龙江省冰雪非遗节、非遗美食周等上百个非遗节庆活动,传播黑龙江省“非遗好声音”,带来游客出行新体验。以1月17日举办的主题为“醉美冰雪季·非遗过大年”的第二届黑龙江冰雪非遗周为例,活动推出展览、体验、讲座等10项内容,每天接待游客4万多人,渤海靺鞨绣、鱼皮狍皮、麦秆剪贴等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成为游客的“心头好”。
在位于山东泰安泮河景区核心地带的泰安老街,泰山皮影戏剧场成为一处广受游客欢迎的网红打卡地。游客可以在此观看非遗泰山皮影表演,品尝本地传统美食,选购皮影系列工艺品,享受沉浸式游览体验。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把非遗或相关元素融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老街“上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形成辐射500余万人的夜间消费市场。
去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发布84款“东莞礼物”,其中包含非遗文创45款,如千角灯3D拼图、“孤舟泛音”·莞香禅意香具等。以城市礼物之名,东莞市汇聚非遗创意设计、生产制造等资源,让非遗的美成就国货的潮,释放“非遗+”深度融合的多种可能。千角灯3D拼图的设计开发企业——微石文化科技总经理熊毛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非遗资源挖掘与整合,面向游客讲好本土历史文化故事,满足游客参观、互动、体验等需求。
丰富线路,给游客提供多元选项
2月22日,广东省珠海市居民王辉在网上晒出了他前些天在黑龙江省非遗展示中心购买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渤海靺鞨有限公司生产的口罩、围巾、钱包等9款非遗产品。
集展览展示、销售交流、参观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黑龙江省非遗展示中心虽创建不到两年,却因具有可观性、实用性、艺术性而受到旅游市场青睐,已成为哈尔滨冰雪旅游线路、休闲度假旅游线路等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中的“必游地”。近几年,黑龙江省文旅系统还设计推出了赫哲风情游、关东民俗游、梦幻冰雪非遗游、北方生态非遗游、兴安岭森林非遗游5条精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此学海伦剪纸,品克东腐乳,体验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满族珍珠球、鄂伦春族狩猎习俗等。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赵佩先说,下一步,黑龙江将通过开发非遗景区景点、非遗类旅游纪念品、非遗旅游精品线路,让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为繁荣文旅事业作出贡献。
近年来,为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双向赋能,山东策划推出了黄河入海非遗之旅、齐长城非遗之旅等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以“黄河入海非遗之旅”为例,其串联鲁西南民俗博物馆、水泊梁山风景区、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等,以非遗体验基地、特色景区、特色街区等为节点,培育了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业态,同步带动了乡村振兴和群众致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通知》要求,山东将继续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推出旅游产品或线路,同时,通过双向培训等举措,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欣赏、尊重、认同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统稿:孙丛丛 参与采写:谭志红、瞿祥涛、张建友、孙丛丛)
2023年2月24日 《中国文化报》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