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23-04-17 06:40:53 作者: 来源:文旅中国 浏览次数:287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保护工作、申遗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法路径。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它的根基,乡村给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土壤,其重要价值和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经受住了充分的检验,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搭乘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不断进步。
一、葛仙山镇“非遗+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和及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彭州市葛仙山镇是龙门山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区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旅游资源和非遗资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是实现乡村振兴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葛仙山镇的旅游资源包括了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著名的葛仙山景区、梨花读·乡村图书馆、“仙居阁”观景楼等。而葛仙山镇的非遗资源则包括了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民俗风情等。将这些非遗资源融入到旅游中,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受,还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对于葛仙山镇来说,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而非遗资源则是葛仙山镇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旅游资源和非遗资源进行融合,可以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葛仙山镇的旅游业竞争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业和非遗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彭州市葛仙山镇的旅游资源和非遗资源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找出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才能让后人对乡村文化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其价值的认知才能更深刻。“实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要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民宿,更需要的是挖掘当地文化传统,与农业、旅游相结合,在彭州市葛仙山镇,乡村振兴不仅“塑性”,更是“铸魂”,尤其注重发掘乡土故事,打造文化特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旅游业和非遗文化的发展,加强对于当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保护意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1.助力地方经济和就业水平的提升
旅游业和非遗文化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葛仙山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和非遗传承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水平的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旅游业和非遗文化可以带动乡村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旅游业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方式,游客可以通过游览当地景点、参加文化活动等方式了解和传承当地的文化,这有助于推动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当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旅游业还可以激发当地居民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增强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旅游业和非遗文化可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增加城乡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同时,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利用也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的来说,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弘扬和发展非遗文化,借助旅游活动是良好途径。非遗作为优质的旅游资源,能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两者的融合发展也能进一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影响力和传承活力,促进非遗的推广传播和合理利用。“非遗+旅游”融合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
二、葛仙山镇非遗文旅融合品牌塑造的现实路径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秉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理念,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必须全面加强管理,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文物防灾减灾体系、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必须深入系统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集中打造和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不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推动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激活其生命力,与当代社会相融相通,做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发挥好资政育人、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丰富且灿烂的非遗,反过来,非遗又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可依赖资源。
1.挖掘和整合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彭州市葛仙山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推广,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并且参与到这个旅游品牌的建设中。
2.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吸引力:可以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葛仙山镇的旅游吸引力。比如可以开发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并且参与其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3.加强文化保护,传承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是葛仙山镇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建立非遗传承人库,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并且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4.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游客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开设非遗文化课程、举办文化讲座等形式,向游客普及非遗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和非遗文化的认知度,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5.促进当地居民参与,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可以与当地居民合作,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例如,在当地居民家中举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其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助力实现葛仙山镇文旅融合的发展,提高葛仙山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三、聆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述,探寻历史
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专家团队在葛仙山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探寻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了彭州市葛仙山镇刘氏制鼓第四代传承人刘遵福家中,现场参观制鼓工艺。
彭州刘氏制鼓是四川彭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刘氏制鼓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鼓,采用特殊的材料和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鼓音清脆、音色悦耳、寿命长等特点。刘遵福是在家族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成为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制鼓师傅,并致力于将刘氏制鼓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文化。
根据刘遵福老师的口述“我只能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因整个家族都是从事制鼓技艺的手艺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刘应文学习制鼓的技术。这门技艺自古时候起,家族就是做这个鼓的,就这样从爷爷的爷爷,一代传一代传下来的”,因为是家族传承,据他了解,在附近县城,基本没有这门技艺,在四川刘氏制鼓也是独一无二的。
刘老师是十几岁才开始接触学习这门技艺,原来是由他的父亲带着母亲,还有他们兄弟三人一起以制鼓为生,刘氏制鼓大部分是大鼓和中鼓,大鼓专为寺庙而做,中鼓为歌舞文艺而用。这些鼓均为牛皮所制,因鼓桶的高低、所剖皮的牛的年龄和季节的差异,牛皮鼓的音质效果都不一样。经过二十多年潜心钻研,刘遵福在父辈鼓业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处改良,使鼓的音色更加浑厚动听,又经久耐用。深受客户和内行的欢迎。2020年,“刘氏传统制鼓技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七批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氏制鼓全部采用手工传统制作,所用材料木材和牛皮均是通过精挑细选,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十三道工序(选牛皮、重办、扯桶、箍桶、安弹簧、上衬圈、裁牛皮、泡软、起厚薄、上架规形。上架子、钉竹钉、上漆)才能制作成成品。漆是选用地方土漆,用传统方式漆面,光彩照人,保色长久。木材要选用既质硬又要有弹性的麻柳;牛皮要选用优质的公牛皮,鼓声才清脆、洪亮、浑厚。彭州刘氏制鼓无论从选皮、木料、冲板、扯桶,还是上架规形,都能凸显出彭州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对于刘氏制鼓技艺的传承,刘遵福老师也有自己的忧虑,他认为虽然刘氏制鼓在国外也算略有名气,但是在国内还是鲜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几乎接近没落的状态。所以对此我们应该重视起这种传统手工艺,将它发展起来,之前的发展方式是有各国的记者来进行记载,带出国门,那如今的我们也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发展来我们的刘氏制鼓。对于刘氏制鼓的发展与传承应该先提高世人对刘氏制鼓的印象。刘氏制鼓的传承和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知名度小;制作过程繁琐且用时较长---刘氏制鼓需要大大小小十三道制作工序。但是尽管如此,现当代也可以利用一些方式将其保存下来,更多的出现在群众视野中。
两米大鼓 图片由葛仙山镇文化馆提供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改进,刘氏制鼓制作技艺以其音域宽厚,发音响亮、灵敏度强,同时经受起强烈的气候变化而音质不变等特点,深受用户和内行们欢迎赞扬。刘氏制鼓已远销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虽然制鼓手艺悠久,但也面临着冲击。那就是原始和现代的冲击一一制鼓早有先进的方法了,但刘氏制鼓依旧沿用着最原始的工艺。现在市面上大量出售着机器制作的鼓,但刘尊福依然想执着地坚守祖传的手艺,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刘遵福老师给青城山建福宫制作的大鼓,为军乐小学制作的小鼓
四、新媒体时代刘氏制鼓传播策略
2.建立传统文化展示中心:建立一个传统文化展示中心,展示彭州刘氏制鼓的历史、文化、技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3.推广制鼓文化:可以通过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彭州刘氏制鼓文化,增强公众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度。
4.建立制鼓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一个制鼓文化研究中心,对彭州刘氏制鼓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推进制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制鼓形式,开拓市场:可以通过创新制鼓形式,推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制鼓产品,如艺术展览、演出、文创产品等,拓宽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5.建立传承机制,培养后继人才:可以建立刘氏制鼓的传承机制,制定制鼓传承的标准和流程,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确保刘氏制鼓的传统技艺得到长期传承和保护。
6.重点打造非遗工坊:民族要复兴,乡村需振兴。刘氏传统制鼓工艺于2023年被列为彭州市非遗工坊。依托非遗工坊,扩大就业人数,加强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输出,传播中国文化,将刘氏制鼓带到国际市场。
7.植入小学课堂:葛仙山镇文化馆将搭建传承人与小学的桥梁,让非遗进入课堂,形成传承群体。在硬件保障方面,葛仙山镇文化馆里已建设刘氏制鼓展示厅、刘遵福已有刘氏制鼓非遗工坊,构建校内外互补协作教学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推广、保护以及传播葛仙山镇非遗,任重道远,它的继承与发扬还会遇到许多挑战及挫折,体现出了新时代旅游发展对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的探索。但是我们相信,凭借着彭州非遗文化的精神与我们传承非遗文化的干劲能够战胜这些挫折及挑战,走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课题项目: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创作类重大培育)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美术工作者新媒体艺术培训”(项目编号:X2021004)阶段性研究成果。四川传媒学院首批校级科研团队成都“三城三都”蜀味视觉形象艺术化创新、数字化表现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特邀作者:郑黄昱缨,博士,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从事非遗品牌设计,非遗文化研究
肖于琳,四川传媒学院助理研究院,从事非遗文化整理与研究
余婉,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员,从事非遗品牌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研究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