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满族旗袍在她的传承中“步步生莲”

2023-06-10 20:52:19 作者:张雪地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浏览次数:251

“咱们镜泊湖流域是满族旗袍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你看,满族旗袍的袖子是马蹄袖,放下来适合在马背上骑马时保暖,折起来又是美丽的装饰……”9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前夕,牡丹江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贾淑娟正在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研究生们介绍满族旗袍。

活动现场,女孩们穿上了心心念念的旗袍,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年来,满族旗袍在贾淑娟的传承与发扬下,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步步生莲。

满族旗袍

第一步:追寻祖辈一脉相承

贾淑娟出身于满族家庭。她喜欢看着妈妈和小姨裁布匹、分彩线、刺绣品、缝针脚,每到一件满族旗袍做完,她都喜欢抚摸着旗袍上的绣品和针脚针线,眼里透出喜爱新奇的神情。大人们见她喜欢旗袍,就教她盘纽绊、刺绣品、缝衣袖,从小就把关于满族旗袍的文化印记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

贾淑娟在教牡师院研究生制作盘扣

因为家庭的熏陶和对传统旗袍的热爱,她选择了服装技师作为自己的职业。1985年,贾淑娟的服装店已跻身百货大楼,1991年,创办了牡丹江宏大服装培训学校,20多年来,她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服装技能人才。

“一次外出考察,在南方的一个服装厂听到两名女经理争论旗袍的出处,又看到了流水线生产的旗袍,当时就觉得和我妈妈做的满族旗袍相比,缺少的是厚重大气的白山黑水文化韵味。”也就是从那时起,贾淑娟萌生了想法,“旗袍缘起于满族,而且就在我生长的这片黑土地,我有责任让旗袍的美传承下去。”

2015年,贾淑娟的“满族旗袍”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她个人被评为省级传承人。

第二步:定标准 做公益 广传承

“满族旗袍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镶大嵌,采用的是‘一剪中字裁剪法’,无论多复杂的旗袍都是一剪成型,摊开来是个‘中’字。”在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研究生、老师讲解满族旗袍的特点时,贾淑娟的眼睛里闪闪发光,“你能看到旗袍的缝隙,但是看不到针迹,这就是它细致的魅力。”

在成为满族旗袍技艺传承人后,贾淑娟一直在考虑怎么把满族旗袍项目做大做强。“做旗袍其实也是件枯燥的事儿,得真正了解并热爱它的人才能坐住板凳。不可否认的是做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面临眼前的窘境,贾淑娟想到,得先推广再传承,她首先要像当年自己开办服装学校一样,培训出一大批满族旗袍的制作队伍,依靠他们向社会进行辐射,迅速扩大影响,建立品牌,打开市场。

随后,她把学校原来的服装老师全部培训成满族旗袍技师,开办满族旗袍缝制技术学习班,通过社区和民政部门推荐,招聘社会弱势群体和急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向他们传授满族文化知识和满族旗袍制作技艺。在牡丹江市,无业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复员军人等人员都可以加入进来,免费学习满族旗袍技艺。

在观摩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牡师院2022级古代文学研究生赵雪莹有感而发:“我一直非常喜欢旗袍,觉得它神秘又美丽,适合我们东方女性。以前也尝试穿着一些改良旗袍,今天到这才发现,原来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竟然是满族旗袍的起源地之一,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努力传承下去。”

就在不久前,贾淑娟带领团队撰写并制定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旗袍制作技艺地方标准,目前已通过并公布实施,对镶、嵌、滚、盘、拼、荡、钉等针法工艺以及“镶滚”等工艺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引领行业发展。目前,她的团队正在撰写国家服装(旗袍)标准体系。

第三步:革新发展路径 打造文化名片

走入贾淑娟的非遗传承工作室,一排排各色旗袍琳琅满目,她的旗袍制作经历了从“三镶三滚”、 “五镶五滚”和”十八镶滚”的工艺发展过程,最初从四开叉到两开叉,从无领到高领,从高领再到矮领,从窄袖到宽袖,从宽袖再到窄袖,制作技艺和审美意蕴有了大幅升华。

在传承传统技艺制作满族旗袍取得一定成绩以后,贾淑娟注册成立了唐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唐满华旗旗袍品牌”旗袍品牌。她在遵守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了探索创新,制作的满族旗袍揉进了很多现代元素,制作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先后取得了满族旗袍袖子设计创新和外观A型设计等多项专利。“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吸取营养,设计出旗袍元素的包、耳环、项链、胸针、手镯等创意作品。比如这个包采用裹纱制作技艺,里面是织锦缎,外面是欧根缎,已经申请了专利。”贾淑娟说。

满族旗袍衍生出的创意作品

“刺绣的旗袍穿着几次之后会有磨毛的现象,那如果采用手绘图案会不会更好呢?”贾淑娟的女儿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后,大胆地提出创新想法,如今手绘旗袍也成为了一大突破。旗袍的绘制花样不仅仅有牡丹花、凤凰鸟这样的传统图案,她们还将牡丹江的五花山色、镜泊湖冰雪绘制在旗袍上,成为家乡文化的流动名片。在牡丹江市召开的全省旅发大会上,礼仪小姐穿着的绘有镜泊湖山水的旗袍,就是由她公司设计并提供的。

此外,贾淑娟还在不停地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她带着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哈洽会以及上海、北京等地招商活动,其中“唐满格格旗袍制作技艺”做的小手包,受到不少客商青睐,与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事实证明,传统技艺结合时代发展做出的时尚单品非常受欢迎,成为不少外国人青睐的伴手礼,产品远销意大利、法国,成功让龙江的非遗产品走出黑土、走出国门。

让贾淑娟欣喜的是,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人穿着宽松的满族传统旗袍走在大街上,这证明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留意并喜欢了,这也正是她一直追求并努力的方向。贾淑娟说:“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培训出一大批能加工满族旗袍的技术队伍,培育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满族旗袍文化品牌,打造出强势的满族文化支柱产业。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