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老手艺”遇上“新匠人” 跨界融合让中国非遗焕发新时代光彩

2024-01-20 21:44:47 作者: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227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光明日报、光明网成功组织了六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出了尚长荣、冯骥才、张伯礼、金巴扎木苏等60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及120位提名人物。他们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和活态展示。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及时代魅力,讲述传承人精业笃行、臻于至善的匠心故事,光明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网络宣传活动,积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图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设计的非遗数字化作品《吾带当风》。

如何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保护传承非遗,让中国非遗焕发新时代光彩?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跨文化设计”课堂里,师生们给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他们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老手艺”在“新匠人”的创作下链接过去与未来。许多有趣的作品应运而生,《吾带当风》便是其中一件。

“我们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以参数化的形式进行演绎与创新设计”,该作品的主创成员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杨柳向记者介绍,竹编是具有韧性的,它的空间曲率和敦煌飞天丝带的飘延缱绻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也给非遗跨界融合提供了一个基础。

教学相长 让非遗在共力条件下焕发魅力

可以说,数字科技的加入为艺术创作和非遗传承打开了一条万花筒般的通道,而更多形式的跨界融合也让非遗多样化成为可能。多年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组织设立各种非遗研修班开展非遗跨界合作,携手非遗传承人、高校师生以及时尚设计师等群体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路径。

在非遗研修班里,非遗传承人正在进行交流研讨。

曾参加过2021年班玛县传统工艺研修班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1级研究生赵霏越告诉记者,她参加的研修班涉及了黑陶制作、藏银器加工以及唐卡绘制等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也会带着自己的技艺来上海与设计师和高校师生进行交流。“我们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和传承人的实际应用进行融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有了很大的启发,所以我觉得非遗传承是需要年轻群体加入的。”赵霏越说。

据了解,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在各类艺术和设计课堂中持续进行非遗孵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提出的口号和理念,就是让非遗传承人一手牵着设计师,一手牵着艺术家,一手牵着师生,让非遗传承的工作在大家共力的条件下焕发出更多魅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江波表示,跨界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把非遗传承的工作做成大家的事业。

跨界融合 让非遗在生活细微处发光

在去年的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上,一位手持西湖绸伞的听障少女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而在主火炬塔下的台阶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罗珊正在专心致志地绘制绸伞。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罗珊使用AI绘画制作的西湖绸伞作品。

2022年,罗珊曾在上海大学长三角传统工艺数字化建设研修班进修。在这里,她接触到了AI绘画,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了伞面图案制作中。“我们用AI绘画绘制了很多西湖绸伞的伞面,把伞面喷绘出来以后,制作成西湖绸伞。这样的伞面结合热点,制作过程也比之前使用传统绘画或刺绣更加便捷。”

事实上,非遗的跨界融合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文化艺术推陈出新需要和新的力量、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而融入现代生活则为非遗跨界融合提供了有效思路。

上海大学参与主办的“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展示了“四时八景”中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跨界实践。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2018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章莉莉解释道,非遗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说非遗染织绣和软装有关,非遗金属锻造和小家居、饰品类有关,陶瓷、玻璃等制作技艺和餐厅、餐桌有关。“随着近十年来非遗保护路径的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这个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并认可,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做各方面的探索。”

国际思路 让非遗“走出去”弘扬东方文化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另一面,就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国际创意工作营恰恰为众多国外高校的学生打开了认识东方文化宝藏的大门。

在“一竹一世界”2016国际竹创意设计工作营中,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携手奥克兰大学师生共同探讨中国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金江波坦言,目前很多海外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怎样形成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格局、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也是盲人摸象。“跨文化、跨领域、跨生态的创意工作营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设计灵感,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找到了很鲜活的表现方式。”同时,国内的传承人和研究生通过和国外设计师、艺术家和学生们的合作,也可以了解到国际对时尚的解读,从而感受到中华多民族、多样化的文化资源所迸发出的无限活力。

“所谓‘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这就道出了我们新时代非遗传承的核心。”金江波表示,年轻人的加入,让更多的载体成为非遗传承、转化的见证者,同时非遗又能代表生活高品质的象征——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非遗规划。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