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民族元素文创平台
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头条

文化头条

深挖非遗价值 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

2024-03-05 13:25:49 作者:王珂菲 来源:吉林日报 浏览次数: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库,许多非遗项目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产和生活中,并在乡野沃土中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保护、传承、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思想结晶,集中体现了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传承实践成果,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内蕴了我们民族独有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在多年保护工作中,按照不同属性梳理形成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等资源和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乡村要振兴,乡村文化必须振兴,这离不开非遗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助力。保护利用好非遗可以更好构建村民共有精神家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增强村民精神力量;与此同时,在守正创新中推动其深度连接乡村现代生活、显现更强生机活力,凸显独特的经济价值,有助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效途径。应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将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元素充分彰显出来,并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持续发挥其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激发非遗经济价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其宗旨是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发展经济,让农村百姓生活更加富裕。在这一方面,非遗具有特定的价值。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非遗传承和保护愈加重视,越来越多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以吉林省非遗项目为例,古朴大气的满族剪纸、精致灵巧的查干湖鱼皮工艺、风味独特的延边非遗特色美食、独具匠心的松花石刀笔刻字技艺等,在“非遗+项目”“非遗+产业”的模式探索中,形成一定发展规模,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未来发展中,应强化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打造更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非遗文化项目,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深度挖掘具有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其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戏曲、舞龙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类非遗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让非遗技艺活起来、非遗产品火起来、非遗产业旺起来,更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发挥非遗美育作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非遗是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是人们口传心授的生产生活智慧,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和教育价值。发展实践中,要让非遗广泛自然地融入百姓生产生活中,更好浸润其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人们的创新创造热情和灵感,使乡村振兴有持久的智慧动力和人才支撑。要引导非遗传承人根据当代人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创新发展非遗,提高创作生产技能和艺能,更好“反哺”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将非遗文化教育引进校园,深入传递非遗内在价值,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非遗、直观地接触非遗,培养更多懂非遗、爱“三农”的高素质新农村建设者,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传承非遗历史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非遗是不可抹去的文化记忆,其中具有表演性质的戏曲、歌舞、音乐等大多来自乡村沃土。带着泥土芬芳的非遗作为一种优质文化资源,是焕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给养”,百姓喜闻乐见、感染力强,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要创新推广传播载体,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保护传承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把其中文化元素充分融入乡村建设,融入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习俗,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持续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挖掘非遗绿色价值,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非遗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着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能够有效带动乡村百姓在“日用而不觉”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结合现代生产生活,对非遗项目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提炼,重点筛选出符合生态环保、绿色发展要求的技艺或理念加以推广,并结合乡村生产工艺传承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持续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绿色底色。

用活用好非遗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重要保障。非遗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推动其科学利用,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同时对于加强乡村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治理都具有突出作用。要通过创建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等平台组织,以及广泛开展非遗宣传传播活动等形式,活用非遗功能,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持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