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17-05-15 10:58:34 作者: 来源:酷音网 360图片 浏览次数:9629
中国朝鲜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乐舞、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中国东北。为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并挽救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栏目将会将朝鲜族灿烂的文化遗产展示给大家。
农乐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唯一进入联合国保护名录的舞蹈类项目。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跹起舞习以为常。居住在我国东北长白山下的朝鲜族,长期从事北方水稻生产。为了便于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和管理,他们多采取集体劳动、相互协作的劳动形式。人们每逢下地,都将“扁鼓”和“唢呐”与农具一起带往田间。休息时,人们便在明快的鼓乐声中即兴起舞,以欢乐的歌舞荡涤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即兴歌舞便逐渐形成了游乐性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贯穿于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之中。
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 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各种乔装人物,组成“农乐舞”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即将参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
长鼓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其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珍爱。1998年省文化厅授予吉林省图们市向上街为“长鼓舞之乡”称号,2008年文化部授予吉林省图们市向上街(长鼓舞)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鹤舞
象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乐舞的拓展项目。象帽舞向来是令人瞩目和兴奋激动的舞蹈,男青年舞者头部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为“农乐舞”最突出的标志之一。我们在挖掘象帽舞的历史渊源中发现,原来朝鲜族在田间劳动时为避免蚊虫的叮咬,在草帽顶部系上了一段布条,驱赶蚊虫叮咬,久而久之竟形成了舞蹈—象帽舞。象帽舞还有个传统,就是带着象帽向左摇三圈,身体健康,向右摇三圈,家庭幸福。
象帽舞
鹤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舞”主要通过模拟鹤的悠闲动作,啄鱼等动作,描绘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态,形象地表现出了朝鲜族人民崇敬仙鹤的精神信仰和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乞粒舞,农乐舞拓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乞粒”活动就是乞求米粒的活动,是在货币还没产生的时候出现的。乞粒舞不是专业演员跳的舞蹈,这种舞蹈就是欢快,人们一听到鼓的节奏,就会随着节奏而欢乐地起舞,抖肩、踢腿等舞蹈动作都别有韵味,和其他民族的风格不同,深受百姓欢迎。
鹤舞
洞箫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箫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之一,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洞箫作为竹竿乐器,用吹气震动洞箫膜,端正姿势,同时协调十指按眼,可配打击乐器一起演奏。
洞箫
伽倻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伽倻琴又称朝鲜筝,音色柔和,琴声深沉,外形似筝,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弹拨弦鸣乐器。
伽倻琴
盘索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索里是以说唱为主、鼓伴奏为辅的民间传统艺术、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旋律丰富,盘索里的演唱难度大,因而只有具备相当艺术表演技巧的歌手才能演唱。
盘索里
“三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老人以说为主,唱演为辅,运用延边地区的方言,具有延边的地方特点。由演员分别模拟进步、中间、落后三种类型的老人进行表演,以争辩形式演出、在笑声中表扬先进人物和新生事物批评错误的思想、落后现象、嘲笑和抨击敌对潮流。
“三老人”
跳板、秋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跳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它们的 特征是具有朝鲜族的运动形式,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热爱生活。富于创造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是朝鲜族代表性的体育运动形式。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体育竞技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跳板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举行婚礼,夫妻二人身着盛装,中间的桌子上通常会摆两只用丝带交缠的在一起的鸡,代表夫妻二人合二为一,永结同心,花瓶中的竹子以及青松则代表着吉祥如意。
朝鲜族的花甲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人庆贺生日的习俗中,庆贺60岁生日的礼仪最为隆重,这种礼仪称作“过花甲”。朝鲜族对庆贺花甲的礼仪十分讲究。到了这一天,当儿女的要给过寿的老人换上一身新衣裳,儿女们也要穿上干净漂亮的节日服装。庆贺的礼仪,先给过寿的老人摆上丰盛的宴席,之后以亲疏老幼为序,依次敬酒磕头。
花甲礼
朝鲜族的回婚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婚礼是延边民族的传统礼节,举行回婚礼由三个条件:1.夫妻二人必须是原配夫妻。2.夫妻二人必须都满60周岁。3.她们的死孙必须都健在,而且都无犯罪时。这样的夫妻才能举行回婚礼。因为这些条件的约束,所以能够举行回婚礼的夫妻少之又少。
回婚礼
朝鲜族的流头节,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流头节“也叫”流头日”,是朝鲜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举行,节日当天,人民携带酒食到江河岸边,在水中沐浴、宴乐,以求流水能带走不祥。
流头节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