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17-06-07 15:47:44 作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浏览次数:5247
“做这个角弓要180多道工序,一年四季才能做出来。冬天做弓胎,春天刨牛角,夏天扎牛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来黏合所有的材料。短时间做出来的质量上保证不了。”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的展厅里,伊春光热情地给好奇的参观者介绍着锡伯族的弓箭。小小的一面展墙上,挂了数十个他的作品。
伊春光已经记不清这是他多少次带着弓箭出远门了。10多年来,他四处奔波,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锡伯族的弓箭文化。这一次,他带着几十副弓箭从新疆察布查尔县来到了北京。
40多岁开始做弓
锡伯族的远祖是称雄中原一时的鲜卑人,游牧于白山黑水。乾隆年间,清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善于骑射的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而察布查尔县则是当年锡伯族人戍边地之一。但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弓箭逐渐走向了衰落,而锡伯族也只有少数民间工匠仍保留着这古老的手艺。
多年前,伊春光的妻子因为一场医疗事故双目失明。要在家照顾爱人的伊春光寻思着谋一份在家的营生。在儿子的建议下,他选择重拾锡伯族古老的制箭工艺。“我父亲以前做过弓箭,他手艺很强。他当时做弓是出于兴趣,也不卖钱。小时候他教过我,但我没当回事,后来我去修理厂当了模型工。直到40多岁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做弓,这一做就是20年。”伊春光说。
“战争年代,锡伯族大量弓箭被收缴。文革期间掀起的破四旧运动又烧了一次。”伊春光说,锡伯族现存的弓箭制作技艺主要是源自清朝弓,而真正锡伯族祖先做的角端弓却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决定找回老祖宗这门失传的技艺。可时隔多年,在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情况下,重新拿起先辈制作传统弓箭的手艺谈何容易。
带着希望,伊春光找遍了县上80岁以上的老人,请教锡伯族做弓技艺,但收获的却是失望。很多老人对这一传统非常陌生,仅听说是用牛筋、牛角、牛骨头等材质做,但具体怎么做却说不上来。伊春光没有放弃,这位质朴的民间艺人,如同他的弓箭一般,勇往直前,坚韧有力。
孤独的坚守
一次机缘巧合,伊春光找到了一把2800年前的东汉弓,这也是锡伯族剩下的唯一一把原始弓。于是他研究数年,按照这把弓的大小、弧度、弯度、曲线,做出了解放后新疆出产的第一把锡伯族传统牛角弓。
伊春光指了指墙上一把不起眼的弓,没有华丽的弓囊,也没有绚丽的色彩,但厚重的质感和精致的做工,却能让人感受到这把弓的力量。
“做这个角弓要180多道工序,一年四季才能做出来。冬天做弓胎,春天刨牛角,夏天扎牛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来黏合所有的材料。短时间做出来的质量上保证不了。”
据伊春光介绍,这种弓箭目前除了老字号弓箭世家北京聚元号的传人杨福喜之外,只有他能做出来。
就这样,沉寂已久的锡伯族角端弓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03年,伊春光建起了只有几个人的工厂,又投入一万五千元建了个网站。“我儿子很支持我,说我需要什么钱他们给,这些年下来他们花了五十多万了。”
10年来,他带着自己的弓箭走遍全国,自掏腰包参加各种比赛、展览,为的就是要把这种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
得不到当地领导的支持,伊春光靠着自己的力量走过了最困难的几年。“我之前培养了15个人,我给男工1500元一个月,女工给800元一个月,解决住房。最后还是走完了,剩下4个人。”伊春光叹了口气。
赛出锡伯族的气势
2007年,他以民间团体的形式报名参加了在青海举办的“五彩神箭杯”中国传统射箭邀请赛。“当时正好新疆没有官方代表队,准备弃权了。我通过114给举办方打了电话,又让儿子给了我两万块,自己请退役的运动员训练参赛。”
老先生有些激动,“我在旗子上写着‘新疆锡伯族代表队’,就是要把我们锡伯族的气势赛出来!”
锡伯族是射箭的民族,曾享有“骑射劲军”的美誉,察布查尔也被誉为“射箭之乡”。曾几何时,锡伯人正是靠着手里的弓箭,在伊犁河挡住了沙俄的数万铁骑。
而今天,一把传世的弓箭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的浓缩。在这位年近古稀,因患退行性关节炎而行动不便的老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锡伯族勇士的影子。
现在,伊春光制作出了八个系列的弓,“我一直在弓的王道上探索。弓是人类历史的优秀产物,最原始的实用性是射得远,穿透力强,精准度高,这是武器的王道。这方面,我觉得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满足了。现在想怎么做得漂亮。”
伊春光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像个纯真的孩子,“我现在想做一把四米一八长的大弓,申请吉尼斯,送给我的国家。”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