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阿里郎》就成为历史朝鲜族群众所喜闻乐唱的民谣,至...
2017-05-18春季香花红胜火,酷夏林海浩无边。凉秋黄叶如金丹,寒冬瑞雪白漫...
2017-05-152018-12-28 20:40:3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2733
1、送火神
送火神(亦称拜火神)是鄂伦春族传统节日,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各户单独进行。鄂伦春族十分崇尚火神,一般禁止向火上倒水、吐痰,不能用刀子或其它铁器扎火,否则认为会触怒火神。平时吃东西前都要向篝火中扔一些,表示敬神。他们认为,腊月二十三日是火神上天的日子,家家都做“老考太”敬供火神。用两种米煮成半稀半干的饭,捣碎再和上油,先盛出一碗奉献给火神,再倒一些于篝火中,并向篝火叩头,然后,全家共食“老考太”。
2、春节
春节是鄂伦春族的传统重大节日。在一个月之前就准备好过年的肉食米面等。在外狩猎和出门办事的人都在除夕之前赶回家。除夕,太阳一落山,每家每户,门前燃起篝火,象征生活红火、美满。吃团圆饭前,老人打开各种神龛,带领全家人上供、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安康。过后,还要到十字路口为故去的人烧纸磕头。这一切仪式完成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鄂伦春人还有守岁的习惯,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来年精神饱满。
3、灯节
鄂伦春族的灯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类似于元宵节。这一天,各家都要吃团圆饭,并进行一些诸如赛马、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娱乐活动,彻夜狂欢。
4、抹黑日
正月十六这天,鄂伦春人用锅底灰抹在脸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保平安。这天,不论男女老少,两手抹上锅底灰,走家串户相互抹脸。抹脸时子女不能给父亲抹,大伯子与弟媳之间不能相互涂抹之外,其他人之间可以随便,但在给长辈抹脸之前先要叩头。这种习惯至今仍保留,但以演变成了纯粹的娱乐游戏。
5、端午节
鄂伦春人也过端午节,每逢端午节的清晨,成群结队的鄂伦春人会到林子里采颉带着露水的艾蒿、野花、桦树枝等,或挂或放在自家的门窗上,他们认为花草上的露水可以治病、驱邪。
6、祭月亮
祭月亮是鄂伦春族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时将画有月亮的神像挂在“马路”中心,神像要对着月亮。将剥了皮的野兽放在供台下面,兽头对着神像。然后向神像磕头并祈求神保佑人马平安、打围顺利,孩子不生病等等。
随后将野兽的心血涂抹在神像的嘴上,再将兽肉煮熟,大家共食。上供的野兽绝对禁止用带爪的,否则会触犯神灵,遭到兽爪抓挠以至大病临头,如有狩猎数日打不到野兽者,猎人便在月下放一个清洁的盆子,然后对着月亮叩头,祈求月亮神帮助猎获。第二天清早去观察盆子,盆内出现什么兽毛就意味着猎获什么野兽。
鄂伦春族的节日饮食
1.手扒肉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饮食习惯。
“手扒肉”是鄂伦春族最古老的传统食肉方法,是将野兽的肋骨、舌、心等较为嫩的部位切成块或条放到锅里煮,煮时要根据不同兽肉掌握好火候,使其既嫩又鲜。吃时蘸些调好味的盐水,使其鲜美可口。这种吃法中又以熊肉的吃法为代表。鄂伦春语叫“阿素木”。先把熊肉切成块,煮熟,再把熟肉切成小丁,加上野葱、野韭菜、盐,调拌好后趁热吃,肉鲜味美,油而不腻。吃熊肉以共餐为多。至今鄂伦春人招待贵客仍以手扒肉为上。
2.烤肉和烧肉
鄂伦春族烤肉是用两端削尖的木棍把切成片的肉串上,然后插在火堆旁烘烤,待肉表面烤成焦黄、冒油并发出肉香味时即可,其味道十分鲜美。烧肉则是把肉切成片,扔到火炭上烧,来回翻动,烧熟即可。烧鹿肉是鄂伦春人最喜爱的食物。
3.熏晒肉干
鄂伦春语叫“枯胡热”,其方法是把肉切成条放到锅里先煮一下,煮熟后再切成小块,加上盐、花椒、大料等调料再煮一次,待把肉煮烂,把水煮干后拿出来,放到用柳蒿编成的帘子上,用木架支起来凉晒,并在帘子底下生火烟熏,晒干后装入皮袋里储存起来。这样既可直接吃,也可以做肉粥、肉汤。
4.晒肉条
鄂伦春语叫“乌尔嘎塔”,方法是把肉切成细长的条,然后挂在支好的横木上凉晒。同时在下面生火熏烤,晒干后储藏起来,吃时再切成小块炖菜。
5.“阿苏纳”
即炒食。做法是将煮熟的狍心、肺、里脊肉切成小块,与熟的狍子脑及野韭菜等调料拌好后,用野猪油等炒。这是一种较为讲究的吃法。
6.生吃狍子肝和肾(腰子)
猎到狍子后,即开膛取心、肾,用水洗后即食。据说可以清火明目。
7.炖汤
把肉切成小块,大骨头也砸成小块,放进锅里一起炖。同时放些柳蒿芽等野菜,其汤别有风味。柳蒿芽,鄂伦春语叫“昆毕”,属于艾蒿类植物,春季时鄂伦春族人们在柳林里采集“昆毕”,一时吃不完,可晒干收藏,留至秋冬吃,用其同狍子肉、野猪肉或肥肠、鲜鱼炖汤,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8.烤油
每当猎到较肥的野兽,便取下肥膘烤油,尤其秋季动物膘肥之时,猎人专打野猪和熊,烤油后,用大动物的膀胱和肠子或桦皮桶将油储存起来,以便冬季食用。尤其熊油,不仅做菜,如平时喝上一碗,既抗饿解渴,又能抗寒。另外在猎取到一些大动物的时候,还要把腿骨的肉剔光,放在火堆旁烤熟i然后砸碎取骨髓油,或吃,或用它当护肤油用。
9.灌血清
鄂伦春语称“布油色”。具体做法是:在猎取到鹿等动物后,打开胸膛,在其肋骨处划开口子,将血沉积,约一个小时左右,上面便会浮起一层清彻透明的液体,便是血清。然后灌进清洁的肠子里,加上一些调料,煮熟后即可食用,如同血肠,但比血肠更鲜嫩可口。
10.鱼的吃法
鄂伦春族一般多为清炖,但也有煎、烤、蒸等吃法。
凡注明“来源:XX(非民族元素文创平台)”的作品,均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同本网联系。